昨日抢购现场。
各家百货称近几日黄金销售激增数倍
金价暴跌再大促,终引发抢购潮。
昨日,广州某百货举办年中大促,其中饰金价格直减28元/克,而且免9元/克工费,最后价仅为252元/克,刷新了7年来的新低,吸引了大批市民抢购。
东山百货方面表示,昨日黄金销售比前两天上涨3倍以上。但是,黄金是否已到抄底时机呢?
现场直击
昨日,记者来到东百总店,其中黄金商场人气最旺,柜台前被挤得水泄不通,部分货柜都已经空空如也。
东山百货相关负责人戴崇业告诉记者:“黄金销售如此火爆完全出乎意料。商场平常是规定货柜内不能是空的,我们虽然备货是备足了,但是由于太多人抢购,都来不及补货。”
陈伯告诉记者,这几年累计花了10万元买金条,但是都抄不到底,还被套着,现在看到金价暴跌,准备再入货,把成本价拉低一些。“准备了十几万元,准备这段时间陆续入货。”陈伯透露道。
记者现场观察到,消费者买金如买白菜。黄姨一家是狂扫金镯子,大大小小挑了26只,连其他金饰花去近19万元。黄姨说,女儿10月份结婚,看到金价如此便宜,买多一些做嫁妆。
还有不少消费者并非只买一两件,而是指着专柜内的金饰对售货员说:“从这到这都给我开单。”有顾客则指着大金猪挂坠说“来6件”,刷了12万元。
抢购原因:
金价再创新低
将进入婚嫁季
对于昨日黄金销售的火爆,戴崇业称,疯狂场面略逊2013年的抢金潮,但是其火爆程度也是这几年少见的。据粗略统计,昨日该商场黄金销售超600万元。
据其分析,昨天广州市场上的金饰价格最低为280元/克,已经比前两天又调低了。而金价在暴跌的基础上大促,显得非常有吸引力,252元的价格是7年以来的新低,环比上周五便宜了40元/克,很多持观望态度的消费者忍不住出手。据介绍,由于该商场的大促只针对首饰金,以至昨日首饰金大卖,占了黄金销售的七八成。
而其他商场的黄金销售,这几天也是逐日升温。据广百黄金大厦的负责人表示,这几天商场人气明显上升,每天都是商场还没开门营业,就有消费者在门口等候,这几天销售同比去年激增数倍。
该负责人称,由于接下来即将进入婚嫁季,金价的走低一方面刺激金条销售走高,更带动了婚庆套链、手镯等品类的销售。
“大妈”当心:
跌破1000美元/盎司的可能性增加
市民们抄底黄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国际金价仍深处“熊市”之中,鉴于美联储将推行加息政策,金价走出熊市仍至少还需要1年的时间;而且,近两周下跌里,金价已经连续跌破了1050、1030等重要支撑位,不排除跌破1000的可能性,而今1094美元的位置并没有太多支撑,无法肯定就是底部。
广东粤宝的何伟锋展望后市认为,金价的关键支撑位在1050美元一线,这既是全球黄金采掘的平均成本,也是高盛多次预期的黄金价格底部,国际金价有效跌破该支撑位的可能性偏小;8月中旬,传统需求淡季就会结束,新的需求买盘会带来更多支撑。
8月中旬之后到来年2月,是黄金相对旺季,在此期间,黄金价格将面临多次反弹机会;或能达到1300~1450一线,继续上破的概率低。距离目前价位的幅度为18%~33%。
但鉴于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美元强势,2016年维持“熊市”仍属于大概率的事件,在2016年春节之后,金价1~2季度仍有大幅下跌可能性,仍存在跌破1000美元的可能性,1000美元之下,下行的空间比较有限,890美元有强力支撑;较之2015年上半年,本次下跌,将未来时间里跌破1000美元的可能性提高。黄金熊市至少延续至2016年中,随着美元强势的变动或有改变机会。
为此,如果市民做的是长线投资,目前位置入市无可厚非;但如果做的是短线投资或中线投资,则目前价位“做多”仍是有风险的,除非采取分批建仓、逐步买入的方式来降低风险。
建议
投资黄金需回避三大误区
广东金矿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继忠认为,面对金价大跌,长线投资黄金的可行性最强,次之则是中线区间投资策略。前者优选金条,后者优选纸黄金。
对于家庭投资者来说,熊市延续,不必盲目抄底;可以逢低买入、逐步建仓、长线投资黄金,首选产品是金条,次选金币。对于白领个人投资者来说,可以区间操作纸黄金、中线投资,总体投资额不必超过20万元,在家庭流动资产中的占比也不应超过10%,可以以1050、1300美元两个节点为限反复做空与做多。
对于进取型投资者来说,未来半年操作难度将加大,但逢低做多思路仍比较适用,但不能一味做多,建议轻仓操作、即时止赢T+D类产品。
此外,普通市民投资,以下三个误区不得不防。
1.盲目投入大量资金入市,不断“抄”在山腰上。黄金不过是家庭理财较小的组成部分,不应超过流动资产总额的20%。从长线来看,黄金可以有效起到对抗信用风险的功能,成本高出几十元、低出几十元的区别不大,不必太过计较。
2.买入过多的黄金首饰。黄金首饰再便宜,也至少会比黄金现货高出30~40元/克,而有朝一日被“回购”,却与现货没有任何差别,用“首饰”理财完全不划算。
3.对于初入职场、收入有限、处在家庭理财建设初期的年轻人来说,应采取“稳健+进取”的理财方式,多买各类基金、银行理财产品,也可以炒卖纸黄金。(文/记者林晓丽、井楠图/记者王燕)
原标题:金价暴跌黄金销售激增数倍专家提醒慎抄底
稿源:新华网
作者:王燕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有这样的庞大,也从来没有一个时代有这样的杂乱不堪。
从今年6月到8月,华润万家始终陷入在被员工围堵和抗议的困扰之中。从重庆到广东,员工们一拨拨涌向这个位于水贝二路27号的华润万家总部,横幅的内容总是其漠视员工权益的内容。
经济下行,零售行业遭遇电商冲击,员工聚集抗议,这些并没有引起华润万家正视,反而在员工聚集抗议后,以强硬的姿态发出《我们当自强》的长微博,将此归纳为员工谋取私利。
殊不知,漠视员工权益,放松矛盾协调,这些都是诱发新的冲突和不安的基因。如今已是2015年,这家有着三十年发展历史的央企,却依旧以傲慢的姿态处理劳资纠纷。
号称中国零售业并购第一案的华润万家与TESCO的联姻,早已裂痕累累。先是80%的高管离职,继而TESCO基层员工聚集抗议,不知此刻,那位说出全球智慧和中国本土经验强强联合的华润万家CEO洪杰又该作何感想?
收编TESCO之后,在面临着巨大经营压力之下,华润万家仍然花费巨资更换了品牌LOGO,原先的太阳花转为了六角星。要知道一家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需要时间沉淀和经营,原先太阳花LOGO伴随着华润万家已经度过了30年。如今,华润万家由于费用问题,没有对新品牌进行投入,从而呈现出太阳花、六角星以及TESCO三种品牌并存的时代。这在整个零售业史也是绝无仅有的。至于电商之路,华润万家也是几经坎坷。2004年万家摩尔的豪言壮语还未落音,就已退出舞台。而今再度上马E万家,但界面和物流能力亦遭遇吐槽。
据赢商网统计,2014年十大超市共开业136家门店、关闭35家。其中,华润万家全年开业47家,关店3家,乐购新开1家门店,关闭6家门店,华润万家关店数量居超市业态的前列。
宁高宁时代之后,华润万家曾进入了一场十年的快速增长期。在华润集团前董事长宋林的带领下,华润万家开启了十年的资本并购期。通过资本运作和快速并购,将家世界、苏果、洪客隆、全球第三大零售商TESCO等原先的竞争对手,系数纳入旗下。这些并购使得华润万家拥有了4127家门店,一举跃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零售商。
渠道有了,钱有了,按理说华润万家此后的发展应该一片阳光。可十年之后,在宋林入狱,华润万家尝到了“消化不良”和管理混乱的苦果,把自己推向了舆论的风口。
往事不堪回首,仅2014年10月至12月份,华润万家就因内部管理混乱,多次上“头条”。先是媒体曝光,一名超市保安在与顾客的争执之后,竟从衣服里掏出藏刀刺向顾客;紧接着一个月后,华润万家西北区采购部的主管助理李妍因拖欠数亿元欠款无法偿还携全家跳崖自亡。根据媒体报道,李妍利用职务之便,由外人提供资金,联合谋取公司利益。其后的12月份,媒体曝出华润万家涉嫌有3亿元物流款项未按规定招投标事件,诡异的是如此大金额的项目未按规定招标,涉事人员却能正常离职。虽有媒体追问,华润万家也表示要严厉追查,但最后依旧是雷声大雨点小,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不了了之。
今年的“3·15”媒体曝光“假茅台”事件,更是华润万家三年来的老大难问题,三年查不出酒的真假,媒体追问事件真相,交不出进货单据,只是反复强调华润万家的进货渠道真实可信。这让人想起一句很流行的话: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已经信了。打开华润万家的官网,其首席执行官洪杰致辞的第一句话是:“做最值得信赖的零售品牌”。而如今的华润万家是否还是那个让百姓相信的品牌?是否还有值得信赖的管理?什么样的管理,可以让员工携刀上班?又是什么样的管理允许涉案数亿元之后全身而退?这家拥有年销售千亿元规模的零售大鳄不断以各种耸人听闻的事件刷新着人们对它的认知。
宋林时代的华润万家战略清晰,在资本运作的同时注重稳扎稳打。而今天的华润万家又将去向何方?
原标题:华润万家何去何从:被员工围堵抗议态度仍强硬
稿源:新华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