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宋思艰余强
每当指数下挫,每当千股跌停,总有一个声音在回荡:“国家队”,你在哪里?
昨日(9月1日)沪指一度下跌4.72%,盘中再现千股跌停。这一次,投资者的千呼万唤总算得到响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龙虎榜数据显示,昨日,被认为是“国家队”救市通道的中信证券总部席位现身,净买入高达29.76亿元。
中信证券总部买入4只股
昨日银行股再成为市场焦点。东方财富数据显示,银行板块全日涨幅为5.21%,主力资金净流入达61.3亿元,其中建设银行以8.7%的涨幅领涨。值得一提的是,昨日盘中多股再现百万手级别暴力买单,其中,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均出现了逾百万手的超级买单。
事实上超级买单在此前已经出现多次。其中,8月27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和民生银行等个股均出现数百万手巨额委托买单。前期救市之际,巨额买单就是国家队“秀肌肉”的策略之一。《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盘中巨额买单秀肌肉只是征兆之一。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曾经的救市主力中信证券总部席位“王者归来”。
龙虎榜数据显示,昨日中信证券总部席位净买入额29.76亿元,大超机构席位累计3.30亿元的净买入额,位居所有席位净买入之首。昨日,机构和营业部席位整体呈现净买入,买入额为39.16亿元。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营业部以1.05亿元的金额成为净卖出之首,与中信证券总部净买入额相比,悬殊之巨,不言自明。
昨日,中信证券总部席位一口气买入16.85亿元的平安银行股份,位居买1。值得注意的是,昨日平安银行收涨4.52%,累计成交金额30.04亿元。买方前5名买入19.25亿元,占总成交比例64.08%,其中3个机构席位买入1.98亿元;卖方前5名中,4个机构席位卖出1.82亿元。
昨日该席位同样强势买入国信证券,金额达5.42亿元,占据买1席位,占总成交比例41.35%。数据显示,国信证券昨日上涨5.40%,累计成交金额13.1亿元。买方前5名买入6.45亿元,占总成交比例49.25%,其中两个机构席位买入7231.04万元;卖方前5名合计卖出8169.06万元。深圳能源、东旭光电同样受到中信证券总部的青睐,连续三个交易日分别买入4.4亿元和3.08亿元。
8月31日,中信证券总部席位已现身龙虎榜,位居净买入第5名,买入个股分别是中航动控(000738)和深圳能源(000027),净买入额分别为1.59亿元和4484万元。
记者注意到,昨日中信证券总部席位买入的4只个股,有3只“霸占”了机构、营业部席位净买入混合排行榜前三名,但位居混合榜单第四名的是新湖中宝(600208),该股昨日涨3.56%,实现四连阳,龙虎榜上买入前两名均为机构席位,合计买入3亿元。
券商看好银行股
记者注意到,此前表现平平的金融股,最近已多次成为稳定市场的主力军。
8月27日,在市场连续孱弱多日后,金融股扛起反攻大旗,当日保险板块涨幅高达9.87%,四只保险股中,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强势涨停。此外,银行股同样表现不俗,整个板块涨幅达到了6.08%,其中中信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涨停。券商股中,当日长江证券、光大证券和华泰证券强势涨停。其后几日,银行股等依旧表现不俗,连续收阳。
昨日,华融证券发布研报称,下半年银行业利好因素主要包括:社会融资成本下降,管理层托底房地产市场意愿明朗;降准预期以及PSL、MLF等信贷投放工具的灵活使用显示资金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经济进入新常态,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将完成,监管环境趋松,鼓励混业竞争。在大型商业银行通过混业经营增收提效的同时,也为银行板块估值向上打开了空间。
原标题:国家队“急救”大盘中信证券总部17亿买入平安银行
稿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人在家里、卡在包里,名下却被开了“新账户”,接到电话后莫名被骗走存款——近期石家庄市部分银行储户在未进行任何操作的情况下,遭遇了这样的“新骗局”。而这种情况,也在全国一些地方出现。
记者发现,新开账户其实只是一个幌子,不法分子要拿走不义之财还需完成第二次诈骗。储户信息为何会外泄?银行卡“新账户”是怎样开出来的?“二次诈骗”如何完成?
储户莫名被“再开户”
日前,石家庄市民牟某意外收到建行客服“95533”的一条短信。“您的储蓄卡账户,在18时29分转账支出人民币6500元,余额为42.31元……成功换购6500元‘盛大点券’……”牟某说,卡在钱包里,当天他并未上网对账户进行任何操作。
牟某说,刚收到银行短信,他就接到来自浙江杭州的电话,对方自称是“盛大点券”工作人员。“对方让我找ATM柜员机,说会把钱打回给我,要我别挂电话,按他说的进行操作。”出于疑惑,他迅速拨打了建行客服电话。银行回应称,账户确被进行了操作,但钱款仍然在账户里,却已进入他名下新开的定期存款账户。
事后,牟某说,银行向他回应表示,建行网银转账有一个留言功能,不法分子将他名下的活期转为定期后银行系统会发送短信,顺便带上“换购‘盛大点券’”的留言。
这事并非只有牟某一人遭遇。石家庄工商银行储户林女士也接到短信称,银行卡里的5万余元都被支出。同样,她随后也接到电话,对方称将返还钱款,但需按提示,给予回复确认。
林女士经与工商银行客服沟通后发现,名下存款的确转入一个贵金属账户里。工行客服表示,贵金属账户仍在林女士名下,钱款由活期转入新账户,只不过储户无法查看到。
据记者了解,今年7月以来,全国一些地方的建行、工行等金融机构频繁发生此类诈骗事件,有的储户被骗数万元。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向公安部门报案。令人不解的是,最为私密的银行卡信息为何会被不法分子获取?卡里多出的“新账户”又是怎么回事?
“撞库”盗密码二次诈骗后钱财“不翼而飞”
河北省银监局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他们已了解到部分银行出现了储户账户失窃、遭不法分子盗用新开账户等情况。他强调说,“有一点可以确定,储户钱款被转入名下哪个账户都不会造成损失,不法分子需通过‘二次诈骗’才能将钱款转出。”
——登录密码泄露、被盗是诈骗第一步。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公安部门的反馈情况和工行对案件线索的分析,密码泄露是因为用户点击了带木马病毒的短信,或是储户登录钓鱼网站被套取信息。
——“撞库”或成盗密码新方式。这位负责人提醒,也有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客户在其他网站和APP的注册资料,利用客户电子银行用户名、密码设置为与其他网站用户名、密码相同的习惯,以“撞库”的方式猜测客户电子银行登录密码。
“正常情况下,银行网站登录不太可能被盗取密码,而大部分第三方支付都涉及银行卡信息,容易被黑客攻击。”河北省银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储户银行卡信息泄露的途径非常多,主要是用户日常操作导致密码泄露或不法分子“撞库”盗取。
——被开“新账户”,钱款消失是假象。据介绍,储户的网上银行会有储蓄卡账户、过渡账户、第三方账户、贵金属账户等多个账户存在。一些贵金属等账户,为方便储户操作,储户登录网上银行输入密码、登录网银后即可开通操作,无需验证。而这项便捷却被不法分子屡屡使用,成为骗局的“幌子”。
银行业内人士指出,客户名下资金可在各账户流通,虽然被骗子“操作”,出现钱款被转出、名下“分文不剩”的假象,但这时候客户的钱仍然在名下,并没有丢失。
——ATM机取款将激活“新账户”,诈骗终得逞。
“不法分子将储户钱款从原来账户转到‘新账户’后,实际上这只是完成了网银内部的划转,并没有往外支付的能力。”河北省银监局专家表示,此类案中存在“两次诈骗”:第一次在密码获取环节,由于骗子手中没有银行卡磁条信息,所以得通过第三方支付或其他手段来盗取;第二次是在钱款被转入“新账户”后,不法分子会要求储户用网银进行小额的转账或者ATM机取些钱,而这一步操作最终将激活“新账户”。
“一旦储户听信指挥完成操作,账户被激活后,骗子就可以绕过储户,利用网银渠道顺利将储户钱款转走。”实际就是骗储户协助完成了诈骗。
系统疏漏当尽快解决金融机构提醒储户警惕
“利用银行系统设计上的问题,可以新建同行本人账户转钱。冒充客服致电受害者,诱其按步操作,最终盗取卡内存款。”中信银行有内部工作人员认为,多家银行系统设计上存在漏洞,所以此类案件在全国小规模爆发,这需要从系统上尽快进行封堵。
采访中,有建行储户告诉记者,曾接到建设银行石家庄北城国际支行和河北省分行来电,就账户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了说明。
据记者了解,针对当前电信诈骗和金融诈骗持续高发的形势,当地相关银行已决定暂时对此类交易实施交易认证措施。这虽能从根本阻断这类诈骗现象,但认证环节可能会使客户操作便捷性受到影响。
河北省银监局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一是网络操作要警惕。切勿点击不明链接或电子邮件提供的银行网站地址。另外,使用网上银行,要认真核对网站地址,避免登录木马网页;二是来电短信要谨慎。收到涉及银行业务的短信或电话时,要看清是否为正规的银行客户服务热线。电话、短信来源不明时,不要轻信回复短信或回电。
河北世纪方舟律师事务所潘珂骅律师表示,银行与储户之间的联系是基于双方间的合同关系建立的,保证储户的资金安全是银行的一项重要的合同义务。在该类骗局中,若是由于银行自身原因导致储户资金安全受到侵害,应当赔偿储户损失,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目前,多家银行并未对此事进行说明。(记者杨帆)
原标题:警惕新骗局储户被莫名“再开新账户”
稿源:中新网
作者: